Tag Archives: 腾讯NBA一年转播费

NBA季前赛即将重新开始,篮球迷们可以再次欣赏到高水平的比赛。但与以前相比,现在你在观看比赛之前必须做出选择:你应该使用哪个平台观看比赛?说实话,现在互联网的发展给观看比赛带来了更多的选择,但球迷的选择却受到付费会员的限制。

首先是经典平台CCTV5。所有的NBA球迷都是中央五人培养出来的,但随着解说和嘉宾的离开,以及姚明等国内球员不再出现在NBA比赛中,观看电视转播的热度已经大打折扣。然而,在这个时代,体育频道仍然很重要,因为它们是唯一可以免费观看NBA比赛的正规平台。对于那些不想花钱办会员的粉丝来说,看电视或央视仍然是首选。而且,今年CCTV5也开始在移动端安排大量的清流直播,非常给力。不知道NBA能否效仿呢?

然后是腾讯。尽管腾讯NBA拥有球迷文化、多元化的会员和无数的广告投放,但可以公平地说,腾讯已经捍卫了其在观看NBA方面的主导地位。喜欢在腾讯观看NBA比赛的球迷一定不会失望。解说阵容强大,名家云集;清晰度不断提高,选择性也很高;数据查询功能越来越先进;而衍生的综艺节目也是粉丝们的话题来源。这些优势让腾讯NBA吸引了绝大多数观众。就像上赛季湖人队与勇士队的季后赛比赛一样,场均观看人数达到了3500万,这实在是太惊人了。随着新赛季争冠球队阵容升级,这一数据还将进一步提升,夺冠悬念增大。

接下来是咪咕。咪咕曾想挑战腾讯的篮球转播地位,尤其是在签下了杨健以及三位从腾讯跳槽的女主播之后。曾经感觉非常印象深刻。但之后的动作却很无力。几乎所有的知名主流评论员和嘉宾都在腾讯上,而从转播质量来看,咪咕的画面质量已经远远落后于腾讯NBA。

然后就是短视频平台。过去,个别主播经常利用信号直播NBA比赛,但随着平台监管和版权意识的加强,这种现象已经有所减少。尤其是新赛季以来,不少主播都禁止直播比赛镜头。事实上,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。毕竟,无论是腾讯、咪咕还是爱奇艺,这些平台都非常重视自己花重金购买的顶级赛事版权,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强。

最后,还有一些利用版权的小众平台,但这些广播非常不稳定。今天可以直播,明天就不一定了。对于很多不爱打扰的粉丝来说,实在是惹不起。因此,如果你想免费观看NBA比赛,传统的CCTV5可能是最合适的。

俗话说:太多的选择是一种负担。金庸曾说过:“天下武功唯快”。对于球迷来说,或许仅仅能够观看比赛就足够了。你怎么认为?你更喜欢哪个平台观看NBA比赛?快来留言讨论吧!

(注:本文内容纯属虚构,请勿当真,就好像你看到一只狗在狗窝里摇头晕倒一样),哈哈哈哈,老黄,你真是个有趣的家伙!

亚当-萧华就任NBA总裁以来逐渐显露出自己的运营能力和商业天赋,据《商业体育日报》报道,NBA和ESPN以及特纳体育即将达成新的转播协议,年均转播费高达20亿美元,这足足是过去的两倍多。这份新协议可能在新赛季开始前达成,于2016-17赛季生效。

按照上份协议,NBA每年从ESPN收到4.85亿美元转播费,从特纳体育收到4.45亿转播费,加起来不足10亿美元。但因为NBA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,相关市场开发成熟,新合同的转播费一下子攀升到20亿美元。根据新合同,ESPN每年将支付NBA10多亿美元,特纳体育支付的份额相对减少。根据现行劳资协议,转播收入属于“篮球相关收益”,将按照比例分配给联盟和球员,这也意味着届时球员们的工资水平将大幅度提高,这正是勒布朗詹姆斯之所以选择与骑士只签两年合同的根本原因。

多名知情人士透露,这份新的转播合同将持续8年时间,也有人透露将持续9年。这份新的转播合同或许不会在新赛季开始前完成签约或者正式宣布,但基本内容框架已经确定,相关的转播单位也已经确定。NBA只会和ESPN和特纳体育签订合同,不会再引进第三方,比如说FOX体育和NBC体育。

ESPN和特纳体育为了避免夜长梦多,希望提前和NBA完成转播协议续约。根据上份协议,NBA可以在2015年可以和新的转播运营商谈新合同。ESPN和特纳体育显然不想看到这一幕发生,不想让自己的竞争对手抢到这个资源,他们决定提前和NBA完成续约。(童心)

NBA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“工资帽”,是根据NBA前一年的总收入,然后取这个总收入的48%作为NBA球队工资总额。再拿这48%的总收入除以30(NBA球队总数),得出的平均数就是当年的“工资帽”,球队花在球员身上的工资总额不得超过这个数字。

随着电视转播收入的大幅上涨,预计NBA的工资帽将上涨1600万美元。而2014-15赛季工资帽为6300万美元,届时这个数值将升至8000万上下球员平均收入上升的同时,也意味着球星抱团将更加容易,毕竟有很多球队就能给3个球星砸出2000万左右的年薪了。

所以,不要小看这份电视转播合同,它一定会对未来10年NBA的总体格局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。(黑糖)

这是文章标题随着NBA新赛季开始,如何观看足球比赛继续成为热门话题,要求广大球迷尊重比赛版权,在腾讯、米格、百视通等平台观看比赛。所以。我们总结了通过体育会员进行游戏的三个好处。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?首先,它很便宜。

今年,腾讯和米格的年度NBA会员总数为298人,假设NBA比赛周期为7个月,即使他们观看比赛的时间有限,他们平均每周观看5场比赛,但即便如此,总共有140人游戏方面,每场游戏平均花费2.1元,相当于乘坐一趟公交车,这肯定是一个很小的数目。百视通拥有70名年度会员,虽然版权不完整,但每周播出徐静宇的四档单口节目,每档节目的平均观看费用不到1元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第二,体验好。

在观看NBA比赛时,以腾讯NBA为代表的版权转播商比小众平台提供了更好的体验,视频清晰度、解说水平、稳定性等都会影响体验。如果球迷喜欢观看高水平的比赛,那么回到低水平的平台观看就会感到不舒服。第三,标准化。

现在转播体育赛事非常混乱。有小型和大型平台的混合体。一些人认为,标准化的最佳方式是让球迷通过体育会员观看比赛。这样,其他平台自然也会传播开来。随着用户的减少,广电市场越来越规范,看起来非常美好。

但上述想法在现实中很难普及,而且由于客观因素如:1、门票再便宜,也是一笔开支,球迷的生活、娱乐,要付出很多钱,这里一点点,那里一点点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这是毫无疑问的“大多数球迷会想,“我希望我可以。”这是为了省钱。开始成为会员观看足球比赛不仅仅是一个愚蠢的决定。”2、腾讯的NBA转播很好,但别忘了有很多不合理的产品介绍,让大家花钱后无法安静地观看比赛而感到不舒服。显然,这些植入式广告不断无限制地扩张,会员权益得不到保障,使得NBA会员资格变得划算。

3、转播市场的标准化最起码是关于付费观看比赛的模式,而不是球迷的责任,但很多专业体育记者却有不同的看法:那就是CCTV5曾经对球迷免费。直播的所谓体育会员制,没有发展前景。

因此,除了开头提到的三个互联网平台外,作为电视体育频道,它仍然是很多球迷的首选,并且自NBA恢复转播以来,播放量稳步上升。如果我们能将其增加到每周四场比赛,我们就能吸引更多观众。这是文章的结尾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央广网财经1月2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,“腾讯要从新浪手里抢夺NBA网络独家播放权了”,从昨天以来,这个消息就在国内一些篮球论坛不胫而走,引起球迷们的广泛关注。这条消息透露,腾讯每年将付给NBA联盟超过1亿美元。接下来的几年内,腾讯将取代新浪获得独家网络直播权,同时拥有NBA的30支球队所有比赛的播放权,以及向其他网络平台授权播放NBA比赛的权限。

新浪和NBA的独家转播合同今年6月就要到期,如果腾讯真的和NBA谈妥了这件事,无疑将对国内的NBA比赛直播产生很大影响。《天下公司》今天向腾讯的一位内部人士求证,对方表示,他现在真的不能谈这件事:

腾讯内部人士:这个事情现在不方便回答,我们内部现在不让对外说,所以我也没办法给您一个很明确的答复,如果我跟您说了,对我职业生涯会有影响。

于是我们找到最早发布这条消息的人——“界面新闻”网站主笔,微信公众号懒熊的创立者韩牧,他说这个消息是靠谱的:

韩牧:我是核实了几方信息的,事情肯定没问题。现在谈判基本结束了,我也不嗯给你透露太多,现在是这样,NBA会把几方所有的权利都打包过来,然后交给腾讯。这个事情是很厉害的,新浪再美国前方的人还跟我说,他们回来以后可能就要失业了。

据了解,2010年新浪跟NBA签约时,价格是每年700万美元;到了2013年,价格为每年2000万美元。但NBA今天已经不同往日。2014年10月,美国ESPN、TNT两家电视台与NBA联盟达成了新的转播协议,新协议时间为9年,总价值高达240亿美元,年均26.6亿美元,是原合同的将近三倍。

有评论认为,新浪和NBA的合同的价码明显偏低。而要比有钱、比任性,新浪当然远不如腾讯。“界面新闻”网站主笔韩牧表示,一亿美金对腾讯来说只是小意思,版权是体育产业的核心,为了拿到这个核心资产,腾讯绝对会不惜代价:

韩牧:在门户竞争中,大家否在加紧那版权。他们都发现了,体育产业的核心就是版权,你要是没有这些体育版权,那就没法玩了。腾讯没有NBA的版权,对它这样一个门户网站来说,是非常尴尬的!

有人说,如果NBA独家网络播放权给了腾讯,新浪的广告收入肯定受到影响,这对严重依赖广告的新浪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。与其他门户网站相比,新浪除了微博、新闻内容和体育内容外,本来已经没有多少有竞争力的东西了。如今,又被腾讯抢了NBA独家网络播放权,江湖地位说不定会越来越差。只是可惜了新浪NBA的那几个解说员,他们的水平要比腾讯的要强上不少,难道以后看NBA直播,只能去腾讯了?

新浪NBA的解说员柯凡在自己的微博上说:“统一回复一下大家的关心,我目前的任务仍然是好好地把这个赛季的任务完成,无论是NBA的解说还是声色NBA的录制,其他的事情也轮不到我来考虑。不乱心性,把每场比赛当作自己的最后一场,还不到说再见的时候”。

韩牧认为,新浪NBA的制作团队确实很优秀,不排除将来腾讯有挖角的可能性。他还说,目前抢夺NBA独家网络比赛播放权的,有新浪、腾讯、乐视三家网站,出现现在的结果,NBA联盟肯定在偷着乐呢!

韩牧:乐视这块没法去拿这个版权,你算算,乐视体育现在独立出来了,它的估值也就4、5亿美元,不可能每年拿一亿美元去买这个版权,它买不起;新浪也是买不起,新浪去年第一季度是亏损的,第二季度也就盈利了一千多万美元,它也没有这个实力。当然,我觉得最偷着乐的局势NBA了。

从1987年,NBA就开始布局中国市场。当时的NBA总裁大卫?斯特恩带与中央电视台达成协议,每周都会从纽约给央视邮寄一些有NBA比赛集锦的录像带,并从广告收入中获得分成。

在经历了几年的市场培育之后,NBA在中国逐渐开始有所收益,到了上世纪90年代,中央电视台,以及一些地方的电视台,纷纷开始向NBA购买转播权。 2002年,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以状元秀的身份进入NBA,带动了中国人观看NBA电视转播的热潮,NBA开始谋求在中国取得更大发展。

毫无疑问,中国球迷需要一个好的联赛,一个好的体育产品。NBA进入中国恰逢其时,填补了中国球迷的体育消费空白,也逐渐成为目前最受观众喜爱的联赛。现在,腾讯用每年一亿美金的代驾,买下NBA在中国的版权,这笔生意会亏本吗?韩牧说,不必替腾讯担心:

韩牧:你要是火箭的球迷,你可以付费看它们一个赛季所有比赛的直播,然后赞助商肯定都会到他们那里去,比如安踏、匹克、中兴手机、哈啤,好几十家公司,这个对腾讯来说是很好经营的,因为它们的流量很大。

对于腾讯的经营能力,NBA方面显然也很有信心。NBA新任总裁萧华去年访问中国时曾表示,对腾讯的工作非常满意:

萧华:我喜欢NBA和腾讯的合作,很多中国球迷通过腾讯收看NBA的直播,关注NBA的新闻,所以我们和腾讯之间,不仅在中国,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好的合作之一,甚至可以和ESPN和TNT相提并论,通过腾讯关注NBA的网友可能是全世界最多的,我们对腾讯的工作非常满意。

美国时间10月19日晚,2021-22赛季的NBA拉开帷幕。在大洋彼岸,腾讯和咪咕的同题竞争也开始了。

据懒熊体育了解,咪咕在上赛季尝试了IPTV端的NBA赛事转播之后,今年买下NBA联盟通(League Pass)版权,总价为4年约2亿美元,每年的转播费用接近5000万美元。至于腾讯方面,他们在2019年与NBA以5年约15亿美元的价格完成续约。但由于疫情等因素,腾讯与NBA重新商定了新五年周期的版权价格,打了个九折,每年的转播费用约为2.7亿美元。

虽然都是全场次直播,但咪咕手里的是联盟通版权,只能以付费的形式转播,不能像腾讯那样通过一些免费转播的比赛场次来吸引球迷。在这种情况下,咪咕的引流能力并没有腾讯那么强。

根据腾讯体育在2020年7月31日发布的NBA内容生态白皮书,洛杉矶湖人队和金州勇士队是2018-19赛季、2019-20赛季的用户最关注球队。因此,在新赛季揭幕日,懒熊体育选取湖人队与勇士队的比赛,看看腾讯和咪咕各自做的NBA赛事转播有何特点。

2020年7月初,在NBA新一个五年转播周期到来前,原本由腾讯体育负责的NBA业务转交给腾讯视频,其版权成本也将由腾讯视频承担。因此,腾讯在转播NBA赛事时能提供腾讯视频和腾讯体育两个入口。至于咪咕,与手中其他体育赛事版权一样,NBA赛事转播也被放在咪咕视频上。

三家平台同时提供NBA赛事转播,但他们在应用商店里的“自我介绍”却有所区别。从应用名称来看,腾讯体育是专注于体育赛道的平台,腾讯视频和咪咕视频的综合性会更强。但从三者的应用介绍来看,腾讯体育和咪咕视频写的是自家的体育赛事直播版权,腾讯视频则写上了独播的电视剧。而且与腾讯视频相比,咪咕视频还在应用下方的导航栏专门设置了体育专区,将赛事直播、体育资讯等内容全都集中在一起展示。

随着咪咕视频这位 “新兵”加入NBA赛事转播战局,腾讯和咪咕的NBA会员定价策略更加值得关注。

从上图可以看出,腾讯和咪咕对各种订阅模式的定价几乎一模一样,但腾讯的超级体育VIP所涵盖的付费赛事内容会比咪咕丰富。值得一提的是,10月19日,懒熊体育在研究咪咕视频的通看券包定价策略时,当时权益介绍里还包括NBA。但10月20日再看,通看券包的权益介绍里已经不包含NBA,原本的权益图标被足协杯取代了。

此外,从NBA会员的续费规则和相关活动来看,腾讯和咪咕的策略侧重点也有所区别。

在连续包月的选项中,腾讯的超级体育VIP目前有打折活动,仅需40元,而咪咕的NBA联盟通连续包月则要花60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腾讯的超级体育VIP连续包月续费要在第7个月才会按原价60元/月的定价续费,这个定价与咪咕相同,而且NBA常规赛赛程通常都会持续6个月。从定价和续费策略来看,腾讯的针对性十分明确,希望在常规赛期间抢夺客流。

腾讯推出了青春V卡,专门针对18-24岁用户,以更优惠的价格为他们提供NBA会员服务。此外,如果能拉来三人一起组队购买,订阅价格会进一步降低,还有优惠券奖励。腾讯此举不难理解,就是要吸引更多年轻用户订阅,并且培养他们付费观赛的习惯。

咪咕则是推出了单场收费模式,一场NBA赛事转播的价格为6元或者8元。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,人们的时间愈发碎片化,已经越来越难看完整个赛季的比赛。因此,对于那些只是偶尔看看球或者只关心焦点对决的泛球迷来说,分场次购买观看更划算。而且单场收费模式也可以作为NBA球队通的补充,让球迷不会错过其他热门场次。

实际上,这种收费模式此前已经有过试验。2018年9月,NBA和特纳广播公司(Turner Broadcasting)甚至宣布球迷可以购买比赛的单节观看权。在这项改革措施落地初期,球迷可以通过联盟通(League Pass)单买第四节的观看权,售价为1.99美元。

其实为了适应球迷观赛习惯的变化,腾讯和咪咕在赛事转播上也有调整。在移动端上,腾讯的直播可以在后台保持播放,咪咕的直播则可以选择以小窗形式播放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用户在手机上很多时候都处于多任务并行的状态,比如一边看球一边刷微博。因此,不管是后台播放还是小窗播放,都是希望尽可能地让用户留在直播间里,同时又不妨碍用户做其他操作。

吸引用户成为NBA会员后,找到比赛直播入口的方便程度就成了双方比拼的下一个环节。

通过上图可以看出,当早上有NBA赛事转播时,不管是在网页端还是移动端,三家平台都会在首页或者专区推荐位设置比赛直播入口,球迷很容易就能进入直播页面。而且从赛事转播入口的数量、便利程度也能看出平台对于赛事转播的重视程度。

成为会员、找到直播入口后,因为大家同样是转播NBA赛事,观赛体验和赛事包装就是争夺、留住球迷的关键。

在观赛选择方面,腾讯要胜过咪咕。腾讯的NBA直播提供中文解说和英文原声两路直播信号,还有主机位、球星视角和动态视角三种观赛视角和标清、高清、超清、蓝光四个清晰度选项。咪咕的NBA转播只有中文解说一路直播信号,还有主机位一种观赛视角和标清、高清、蓝光三个清晰度选项。此外,移动端的腾讯视频还提供了色觉障碍优化(测试版)的辅助功能,方便有红色盲、绿色盲、蓝黄色盲的观众看球。

另一方面,球迷在观赛过程中会频繁查看比赛数据,三家平台的数据页面也值得关注。从观感和使用体验来说,三家平台的网页端数据统计页面都要比移动端数据统计页面简单,互动性和可视化也没那么强。

在具体的数据呈现上,三家平台的数据统计页面都比较接近,囊括了比分、球队数据统计、球员数据统计、球队数据对比、球员数据对比、联盟排名等常规板块。

·腾讯视频的网页端数据统计页面所包含的数据类别更加丰富,涵盖了有效命中率、真实命中率、效率值、快攻得分、禁区得分、正负值等高阶数据。

·腾讯体育的移动端数据统计页面在可视化方面做得更好,不仅将数据统计图表化,还可以一键生成长图并分享到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,增强了球迷观赛的互动性。

·咪咕视频的网页端数据统计页面在设计时考虑了球迷的观赛需求,在下拉查看数据时,直播画面能自动切换为小窗播放,不耽误看球。

而在节目包装上,腾讯的NBA赛事转播会更加丰富。在比赛开始前,除了常规的演播室嘉宾介绍比赛之外,还有连线场外嘉宾和球迷等环节。而在比赛过程中,腾讯也准备了几个主题MV以及“我要上暂停”、本场最佳镜头等内容,在暂停期间和节间休息时播放。

相比之下,咪咕的NBA赛事转播包装比较单调,大部分休息时间都是主持人和嘉宾一同解读比赛,再加上十佳球轮播以及NBA 75周年的两条纪念短片。

这种“单调”还体现在直播间的广告投放上。在腾讯的NBA直播间里,解说席上放着威尔胜的篮球,杰士邦和正牌吨吨桶也有很强的存在感,主持人还会为腾讯的超级体育VIP打广告。而在咪咕的NBA直播间里,除了背景海报上的“中国移动5G”和咪咕 NBA赛事转播开启的介绍之外,很难再看见其他广告元素。这一点同样是因为咪咕买的是联盟通版权,尽管可以插入广告,但因为全场次收费的机制,能吸引到的用户相对较少,广告方的投放意愿就没那么强。

但就比赛转播来看,腾讯和咪咕都能提供很好的观赛体验,NBA版权运营经验更丰富的腾讯在节目包装上更胜一筹,NBA赛事转播“新兵”咪咕在会员收费模式和观赛形式上也有所创新。说到底,有竞争了,终归是一件好事。

众所周知,NBA球员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多4000万先生,很大程度上是15年和国内的公司签约了巨额转播费,这不仅让球队大赚特赚,还让球员身价暴涨,3000万的年薪比比皆是,还产生了历史多个4000万先生,但没等球迷消化完,7000万年薪很可能就要来了。

在15年签下天价转播费之后,NBA就在16年实现了工资帽的飞跃,直接从7000万涨到了9400万美金,直接涨了2400万,之前每个赛季都只是几百万的涨幅,这让球员工资水涨船高,并诞生4000万的年薪,而这一次转播费翻了三倍。

也就是说,到了20-21赛季,联盟的工资帽增长额度很可能是16年得3倍,也就是7200万美金,合计工资帽达到1.7亿美金,按照超级顶薪的规则,球员可以拿到起薪接近6000万,最高超过7000万的年薪,5年合同就超过3亿美金,届时一个球员的合同都将比以前球员一年都多。